關于聚氨酯輪輪轂加工面是否開槽工藝說明
隨著聚氨酯輪應用愈加廣泛,聚氨酯輪轂加工面(包膠面)是否開槽成為設計和使用者在選型中比較判斷的重要因素,我司通過一系列實驗及檢測手段對聚氨酯輪開槽問題作以下闡述:
一、產品因工藝差異導致的加工區(qū)別。
目前聚氨酯輪常見的加工工藝分為熱塑型(TPU)工藝和澆注型(CPU)工藝。熱塑型工藝初期聚氨酯材料固態(tài),通過加熱使其軟化甚至液化,再通過瞬間壓力和冷卻手段使其牢固在金屬輪轂表面,該工藝加工前對輪轂表面很少有其他處理手段。澆注型工藝在生產初期,需要將輪轂和模具加熱至相同溫度后,將液態(tài)聚氨酯注入模具內,再通過長時間加熱使其固化,該工藝在澆注預聚體前需要對輪轂包膠面進行噴砂(噴射金屬砂石)和涂布(噴涂液態(tài)粘合劑)處理。
二、兩種工藝差別比較
熱塑型工藝成品使用時要求輕載,低速環(huán)境,因其自身工藝限制,輪轂與膠圈粘合僅通過溝槽簡單的物理掛嵌,在高速或重載環(huán)境下極易使膠圈與輪轂整體分離。澆注型工藝成品適用于高速重載環(huán)境,因其輪轂與膠圈通過化合物(粘合劑)融為一體,很難剝離,即使在受力不均,或裝配傾斜環(huán)境下,輪體也多出現(xiàn)膠體撕裂現(xiàn)象,極少出現(xiàn)膠圈與輪轂整體分離現(xiàn)象。
熱塑型工藝適用于使用要求低,成本要求高,且批量生產的條件,其單位設備日均產能可達千余件。澆注型工藝適用于使用要求高,壽命長的產品要求,其單位設備日均產能僅有數(shù)十件。
三、輪轂開溝槽是否可以應用于澆注型工藝。
澆注型工藝若在輪轂表面開槽,在生產加工初期,因輪轂溝槽位置在噴砂時會產生死角導致噴砂不均勻,而后在涂布環(huán)節(jié)溝槽位置粘合劑膜厚與未開槽位置有很大差異,因此極易導致包膠輪產生粘合死角(對光可看到明顯白色氣泡和泡鼓面)。
輪轂開槽后生產出的輪品在高速運行中槽口銳角會切割膠體,久而產生白色粉末狀聚氨酯碎屑,進而導致聚氨酯膠圈與輪轂逐漸剝離。
四、平整光潔的輪轂包膠面對成品的影響。
輪轂包膠面平整光潔,在噴砂時可以使砂石均勻噴射在輪轂表面,產生完全的毛糙面,可增大后續(xù)粘合劑與輪轂接著力。輪轂包膠面平整在涂布環(huán)節(jié)中可使粘合劑均勻噴涂在輪轂表面,在硫化過程中預聚體可與粘合劑徹底反應,防止不良品產生。
綜上,基于物流倉儲及現(xiàn)代化智能設備對聚氨酯輪高速重載的產品要求,建議選用熱澆注工藝生產的聚氨酯輪。為使聚氨酯輪品有較好的粘合及性能表現(xiàn),應選擇與其工藝匹配的輪轂加工生產,不可盲目在輪轂表面開槽鉆孔等。